ID: 22260342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1ppt+视频)

日期:2025-02-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41257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9课,秦统一,统一,中国,课件,31ppt+
  • cover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 新课导入 材料1: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2: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 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秦汉史》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统一的时间、统一过程,识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秦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对秦始皇评价。 家国情怀:认识先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大禹的创新、奉献精神。 目录 contents 壹 秦灭六国 贰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叁 巩固统一的措施 壹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壹 1、背景 材料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材料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3: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1)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3)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秦灭六国 壹 2、过程 (1)时间: 前230-前221年 (2)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3)策略: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材料:“远交近攻”就是把秦国的战略进攻重点指向距离较近的韩、赵、魏等国,暂时稳住距离较远的燕、齐等国。远交近攻的实施,巩固了秦国对新占领土地的控制,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 秦灭六国 壹 3、秦朝建立 (1)时间: 公元前221年 (2)都城: 咸阳 (3)君主: 嬴政 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史称“秦始皇”。《史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13 岁继秦王位,亲政后,他罢黜吕不韦,平定嫪毐之乱,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敢的决断力。此后,嬴政重用李斯、王翦等能臣,陆续兼并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壹 4、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 (2)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 贰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贰 1、目的: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贰 2、措施 (1)皇帝制: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2: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3: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贰 2、措施 (2)中央: 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行政 军事 监察),下辖九卿。l 皇帝 总揽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