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2588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02-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77082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土地改革,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八年历史 历史上困扰中国农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土地问题 中国历史上为解决土地问题都有哪些尝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新课标: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1.通过对近代史上各阶级土地政策的梳理,树立学生对于土地改革史的时间观念。通过新旧解放区土地改革地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过程;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3.通过对农民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主观意识,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追根溯源·话土改背景 壹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的地区 旧解放区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1949年10月以前,全国大约有1.19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实行了土改。 1949年冬,华北及河南部分地区共0.26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土改。 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背景: 材料: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阅读教材13页,结合材料,说说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 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 耕地(%) 50%以上 14% 大刀阔斧·看土改过程 贰 贰·依法分田地———土地改革的过程 1950年———1952年底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内容: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注意:只改变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 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 法律依据 内容 1950年———1952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主剥削农民 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地主 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土地 私有制没变 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 地主所有 农民所有 注意:只改变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二者都是私有制。 土地改革进行时 发动群众,查实土地 划分阶级,组织农会 没收和分配土地 复查总结阶段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占大量土地 剥削地租,高利贷 占较多土地 占有土地等 占少量土地 没有土地等 剥削量>总收入15% 轻微剥削<总收入15% 出卖部分劳动力 受地主富农雇佣剥削 土改执行机关 贫雇农为主的农会 土改工作队 向农民宣传土改法 丈量核实田地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