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4351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8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4691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课,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 3.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 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国共第二次对峙) 国民革命:是指1924~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概念解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觅良人———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齐奋斗———北伐胜利进军 三:终错付———国共合作破裂 壹 觅良人 ———国共合作的实现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他注入新鲜血液。 谁来领导中国革命? 一、觅良人———国共合作的原因 材料: 1.准备———中共三大的召开 革命同盟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 民族 资产阶级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形式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目的 改组国民党为革命同盟 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内容: 1:根据课本补充下列问题答案。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 林伯渠 毛泽东 瞿秋白 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李大钊 瞿秋白 毛泽东 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反帝 反封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材料: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部编版历史八上 1924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立“黄埔军校”。 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3.成果———黄埔军校的创办 国共合作———黄埔师生 李宗仁 校务委员 白崇禧 校务委员 李济深 教练部主任 叶剑英 教授部副主任 陈毅 武汉分校政治部 聂荣臻 政治教官 何应钦 战术总教官 老 师 蒋先云 1期 陈赓 1期 徐向前 1期 左权 1期 胡宗南 1期 黄维 1期 杜聿明 1期 宋希濂 1期 卢德铭 2期 戴安南 3期 林彪 4期 刘志丹 4期 谢晋元 4期 张灵甫 4期 优 秀 学 员 廖耀湘 6期 赵一曼 6期 材料: 3.成果———黄埔军校的创办 材料:“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2万多人。”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 共产党军官 左权 陈赓 徐向前 林彪 …… 国民党军官 杜聿明 胡宗南 毛人凤 谢晋元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伟大革命党人孙中山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主席:汪精卫)。 贰 齐奋斗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时间 领导机构 总司令 北伐对象 北伐目的 重要战役 任务一:自主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1926年7月 广州国民政府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汀四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1、共奋斗———北伐战争的经过 《国民革命歌》 说出这首歌中出现最多的歌词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广州国民政府 直系:吴佩孚 兵力20万 直系:孙传芳 兵力20万 奉系:张作霖 兵力35万 广州国民政府 约10万 差距悬殊的兵力有没有阻碍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呢? PK 方针: 打到吴佩孚 联络孙传芳 不理张作霖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 1926.7 北伐开始 8月底 攻占湖南 8.26、29 汀泗桥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