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可爱的小鸟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可爱的小鸟》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各种小鸟的形态,感受小鸟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进而运用简单的形状和色彩大胆表现小鸟。教材中展示了多幅不同种类、姿态各异的小鸟图片,有写实的照片,也有童趣盎然的绘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小鸟的外形特征,如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翅膀的形状以及不同的羽毛花纹等。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给小鸟创造不同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小鸟的外形特点,了解小鸟的基本结构,包括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爪子等。 掌握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组合表现小鸟的形态,能够运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小鸟的轮廓,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与个人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小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意识。 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用简单的图形概括并画出小鸟的形态。 学会运用丰富的色彩为小鸟进行装饰,展现小鸟的活泼可爱。 四、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为小鸟设计独特的动态和有趣的生活场景,使画面富有故事性。 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线条表现流畅、自然,色彩搭配协调、美观。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小鸟的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鸟的形态和绘画方法,解决教学重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小鸟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创作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实践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绘画,在实践中提高造型表现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各个环节,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观察、想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鸟鸣声 教师提前在教室播放一段清晨森林里各种小鸟欢快鸣叫的音频,声音由小到大,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利用鸟鸣声这种直观的听觉刺激,迅速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的情境中,引发学生对小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 提问导入 教师:“同学们,快竖起小耳朵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学生回答出是小鸟的叫声。 教师:“那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小鸟呢?它们长得什么样子,谁能来说一说?”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见过的小鸟。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回忆并描述见过的小鸟,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授 欣赏小鸟图片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不同种类、不同姿态的小鸟图片,如麻雀、啄木鸟、喜鹊、鹦鹉等,图片既有全景展示小鸟整体形态的,也有特写聚焦小鸟头部、翅膀、尾巴等局部特征的。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外形特点。 教师:“同学们,看这只小麻雀,它的身体圆圆的,像不像一个椭圆形呀?还有它尖尖的嘴巴,像个小小的三角形。大家再看看啄木鸟,它的尾巴长长的,能帮它在树干上保持平衡呢,翅膀展开的样子是不是很威风?” 设计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