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梅兰芳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土地。延安,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史册,启迪后人的经典。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革命浪潮曾经从这里席卷全国,延安也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南泥湾,这里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一切,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延安,我把你追寻”,诗人在追寻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 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辉煌 一旦 明媚 延安 昔日 镢头 春笋 琳琅 茅屋 土炕 辉煌 一旦 明媚 xī 我会读 sǔn máo kànɡ huánɡ dàn mèi yán 春光 太阳 清香 会场 满目琳琅 土炕 交响 脊梁 辉煌 展翅飞翔 理想 春光 太阳 词语认读 初读课文 认真朗读诗歌,给诗歌划分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分 分段 段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2自然段 第3-4自然段 第5-6自然段 结构划分 根据事件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虽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代化的生活依然需要延安精神。 突显全诗主题: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鐝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由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千米,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在这里写的。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开荒的撅头”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 1942年 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 “讲话的会场”,实际是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用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来描写延安,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的依恋之情。诗人是在追寻(延安的光荣历史) 默读第二小节,展开想象,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资料自己说一说,再和组内同学交流。 自学提示 延安生活的巨变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