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教学目标 1. 结合刘某的案例,明确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 结合刘某的案例,理解我国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3. 根据模拟庭审现场,理解公民在享有广泛诉讼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教学难点: 1.理解诉讼基本权利的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探究了不同类型的诉讼有何差异。尽管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这便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一:16周岁的刘某因涉嫌抢劫罪被提起公诉。他的父母苦于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希望能寻求帮助。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本案属于何种诉讼类型? 2.本案当事人可以寻求谁的帮助?这是当事人在行使哪项诉讼权利? 3.辨析:有人说,对于犯罪嫌疑人,律师不必为其辩护。 【教师总结】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这是当事人享有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团体推荐的公民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教师追问:本案中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还是辩护人呢?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双方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都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也被称为诉讼代理人,而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则被称为辩护人。本案属于刑事诉讼,刘某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此,本案中当事人可以委托辩护人,这是当事人在行使委托辩护人的权利。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这是法律赋予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剥夺。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学生活动:由于经济困难,刘某的父母无法委托辩护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90-91页帮他想想办法。 【教师总结】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但是在生活中,一些公民会遇到和刘某一样的情况,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为此,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刘某的父母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找到区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 学生活动:观看法律援助视频,结合课本P90-91,合作与探究: 1.法律援助有哪些适用情形?当事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法律援助? 2.许律师的法律援助对刘某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通过视频,同学们了解到在刑事诉讼中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可以经法定程序,通过申请法律援助,获得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的刑事辩护或代理服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