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8744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066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制度,单元,第五,历史,社会,国家
  • cover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二战后,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的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怀特计划的提出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字 2.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 3.下列国际组织中,以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为主要宗旨的是 A.“关贸总协定”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表述,能反映战国至唐朝税制变化特征的是 A.君主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征税的标准由财产转为人丁 C.社会底层成员的税负日趋严重 D.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趋松弛 5.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租调制 D.郡国并行制 6.《元史食货一》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发行了中统交钞(如图)。下列有关元朝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B.元朝宝钞在全国范围内仅作为辅币发行 C.《梦溪笔谈》记载了元朝纸币印刷技术 D.满足了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的需要 7.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由此可知( ) 朝代 赋税制度 意义 唐朝 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前期保证了农时,后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明朝 一条鞭法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清朝 “摊丁入亩” 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A.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增强的趋势 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全部征收货币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8.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三个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 A.1931年,江西瑞金 B.1942年,陕西延安 C.1948年,河北石家庄 D.1949年,北平市 9.北宋时期的商贸活跃、交易频繁,纸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交子的最初使用地应在( ) A.北宋益州 B.北宋临安 C.北宋东京 D.北宋苏州 10.《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此举 A.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规范化 B.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组织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不利于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联合 11.“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对文中纸币说法错误的是 A.是当时的单一流通货币 B.最早出现于北宋的四川 C.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D.取得了制造的合法地位 12.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上谕:“丁银既摊入地粮,滋生人丁,遵康熙五十二年圣祖恩旨,永不加赋。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应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是户口之岁增繁盛,俱可按籍而稽,而无籍五年一次,另行查办。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由此可知 A.人头税彻底废除 B.征收极重的口赋 C.以职业定户籍 D.农业税彻底废除 13.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不断为参战国提供枪支弹药等军需用品,以商品为载体,英镑被裹挟其中,慢慢向世界各国渗透。因此,有学者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