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部编教材三上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课。这篇课文也曾被选为人教版教材三上一单元,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 课文先讲了在家乡的乡下有一大片草地,在蒲公英盛开的时候就会变成金色的。兄弟俩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吹着蒲公英玩儿。哥哥“一本正经”地喊,弟弟“假装”打呵欠,充满了童真童趣。从兄弟俩身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故事发生变化是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了。这促使“我”仔细观察,才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后来随着我们对蒲公英的了解,它就成了我们最爱的一种花。课文的结尾正是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重点是引导孩子学会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发现生活中从未注意过的小细节,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学情分析】 教学的这个班级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大意,字词、句子的理解做了一个抽查,效果不错。这次的教学主要希望在习作方面进行指导,希望能借助文章的学习找到观察的乐趣和妙处。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通过互文阅读,学习作者的观察视角,看看作者是怎么将观察生动表达出来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板书“金色的草地” 师:这篇课文我们学过,所以大家都知道,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我想问问大家,你还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或者你还见过什么其他颜色的草地?) 生交流 师: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有好多有趣的发现。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复习词语,连缀故事 1、听写词语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观察 合拢 有趣 2、组合词语,回顾课文 师:(评价听写的情况)我们来玩个游戏。如果我把“蒲公英”和“盛开”结合起来想,我就能想到每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蒲公英把天空好像都映成金的了。你能像我这样,也联系两个词来回忆回忆课文的内容吗? 生交流 梳理: 两个故事:吹蒲公英,观察蒲公英 三、重点研读 师:怪不得,作者会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啊!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文章找找,在哪些地方觉得蒲公英可爱。 预设:两个部分。 (一)吹蒲公英 1、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2、聊一聊,“趣”在哪里? 抓两个词语“装着”“假装”。理解“一本正经”,理解兄弟之间相互的玩笑,明白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快乐。 (二)观察蒲公英 1、读一读,圈一圈有关的词语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