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0359

20.青山不老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496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青山不老,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在《老年日报》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获得了提名奖。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梁衡一起走访这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学习他的故事。 20* 青山不老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政治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作者简介 粼粼 肆虐 盘踞 记载 擎天 铁锹 劲挺 拄着 我会读 多音字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劲 jìn (使劲)(干劲) jìng (劲风)(刚劲) 刚健挺拔 自由朗读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 采访地点 晋西北山沟的一个院子 采访对象 一位山野老农 年龄 81岁 性别 男 主要外貌特征 瘦小、手端旱烟袋、拄着拐杖 感人事迹 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 采访地点 晋西北山沟的一个院子 采访对象 一位山野老农 年龄 81岁 性别 男 主要外貌特征 瘦小、手端旱烟袋、拄着拐杖 感人事迹 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 借助人物信息卡,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一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奇迹。 阅读提示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 ”画出相关句子。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画出来。 感受奇迹 老人创造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植树时间长 绿化面积广 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老人创造的这片奇迹———青山?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比喻、拟人 树木 坚韧、顽强地与恶劣环境作斗争 老人 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顽强执着 晋西北以前是怎样的? 老人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这片奇迹的?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条件 从哪些方面描写 关键词语 大环境: 地理环境 县志记载 小环境: 生活条件 三个典型事例 山沟 院子 山沟的地理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台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做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背景知识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掩埋,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晋西北,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是京津的屏障。由于晋西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当地的县志记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