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05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单元设计)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2024

日期:2025-04-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22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数学,下册,三年级,学制,青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cover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依据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在解决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形成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同时新课标提出图形的面积教学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感知面积的概念,经历选择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过程,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量感。 单元内容 课标对本单元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在解决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形成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如何落实这些要求:设计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单元教材编写特点:从看新房导入,让学生通过比较厨房和餐厅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定义及面积单位,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将求小卧室的面积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转化成求长方形的面积,并对求面积的方法作出探究,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最后通过装修房子算费用,引入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读懂编者意图:安排面积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推导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观察与思考的经验,形成空间观念。 单元内容包括:1.认识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 单元课时数 5课时 一、单元学习单元大主题及要素分析【体现学习单元大主题的育人价值】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四等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学习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日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设有3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爸爸拿着图纸带着一家人看新房的情境,借助问题“餐厅和厨房哪个面积大?”引入对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 1平方米、1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表象。第二个信息窗承接第一个信息窗,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呈现的是新房的实景图和平面图,借助问题“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和“餐厅的面积有多大?”展开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学习过程,推导和归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2课时通过对房间面积的计算引入对平分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关系的标究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第3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算装修费用的情境,借助问题“买石膏线和木地板至少各需多少钱?”引入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求出面积或周长,知道它们在意义、计算力法和单位名称方面的区别。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是面积的意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难点是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清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三年级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确定图形会被表面现象迷惑,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