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第9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分别是:“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本单元是建立在对第二单元所学春秋战国时期诸候纷争与变法崛起的内容,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理解基础之上的。秦灭六国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千古一统格局,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施了多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国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千秋基业。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既要通过回顾前面所学,来让学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治的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所以在讲授新课时,需充分调动前面所学知识,又要结合学生自身理解的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让学生充分体会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念。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进入初中阶段进行学习,在知识水平方面,知道秦统一六国,但对其巩固措施基本不了解:知道长城,但是对其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在认知能力方面,见识和阅历较少,没有形成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维;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中央集权”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补充相关的材料来理解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秦朝巩固统--的措施。教学难点:1.理解秦统一的原因;2.理解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所学内容,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认识统一战争策略的正确性,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 能够运用有关史料,概括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并评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 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秦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当时世界的大国之一。(时空观念、家国情怀)4 . 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 正确评价秦始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播放视频,提问:秦是如何让天下归一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二、展示目标(2分钟)1.观察《秦灭六国形势图》,了解秦灭六国的经过及意义,知道秦能完成统一的原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知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新课讲授(25分钟)师:出示“目录”,“一人———秦始皇(嬴政)”“一事———灭六国 统一中国”“一基业———奠定了中国千秋基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秦王嬴政做的一件什么事,让他名垂青史。(意图:总览全课)播放视频介绍秦始皇的人生经历。师:他在不长的人生中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讲故事体现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出示材料,材料一: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逐步成为中战国后期最实力最强的国家。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