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略政策有何变化? 国民党 改变侵华策略 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战略相持阶段 (1)原因 (2)表现 共产党 占领区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 日本侵略政策变化 壹 华北沦陷 华中沦陷 华南沦陷 东北沦陷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亲日派 : 日本侵略政策变化 壹 国民党态度: 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顽固派 : 日本侵略政策变化 壹 国民政府态度: 时间:1941年1月 地点:皖南泾县茂林区 结果:7000多人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共党乘机扩张势力,实为内在之隐忧。” ———1938年12月蒋介石日记 “三国协定后,英积极拉蒋,蒋喜。现在日拉蒋,蒋更喜。斯大林电蒋,蒋亦喜。此正是蒋大喜之时。” ———1940年11月周恩来 日记内容说明蒋介石的关心重点转向何方? “以后亦绝无剿共的军事,这是本人可负责声明而向贵会保证的。” ———1941年5月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三五九旅南泥湾垦荒 : 日本侵略政策变化 壹 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 我们曾经弄到没有衣服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 ———毛泽东 坚持抗战、掀起大生产运动 阶层 抗战表现 全民族抗战特点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学生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各少数民族 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反“扫荡”作战,左权将军牺牲 纷纷投笔从戎 宣传、救护、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 捐钱捐物,回国参战 抗战协会,宣传抗战 东北、华北、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参加抗日斗争 人民广泛性 地域广阔性 形式多样行 结合107页第一自然段和相关史事,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 八路军参谋长左权 : 全民族坚持抗战 壹 1938汉口训练中的女童子军 宋美龄作为“妇指会”总指挥亲自为伤员包扎 兵工厂工人修理枪械(1943,山东) 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 冀中回民支队成立(1939) 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44年,苏军收复全部国土,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及其占领区;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滇西反攻作战,并于1945年1月,和中国驻印军在中缅边境会师;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开始了局部反攻; 1945年3月,美国向日本本土进逼。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 中共七大—背景 贰 如何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胜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时间 地点 内容 政治上 组织上 思想上 意义 1945年4-6月 延安 总结经验;确定政治路线(发动群众;新民主主义国家)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①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中共七大—概况 贰 1945年5月8日,盟军攻克柏林,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在日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次日苏联进攻日本关东军。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叁 当时国际战场给我们创造了哪些有利局势?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人民对日本进行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报纸 :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8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