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河北版生物中考专题 第三部分 新题型突破 新题型一 跨学科实践 类型1 模型制作类 追踪练习 1.[2024邢台任泽区一模]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甲 乙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木板相当于③骨,螺丝相当于④关节,橡皮筋相当于①②骨骼肌,D符合题意。 2.[2024张家口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生活中收集了漏斗、胶皮管、透明塑料软管、多孔隔板、磁条、球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肾单位模型(如图)。回答问题。 (1) 球模拟的是_____,球的水平面上有个多孔隔板,模拟的是_____ _____作用。 (2) 套在漏斗下端的胶皮管模拟的是_____,粘在胶皮管内的磁条模拟的是_____作用。 (3) 透明塑料软管模拟的是不同部位的血管,在、、三个位点中,_____点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最高,_____点的血液中氧气含量最低。 【答案】(1) 肾小球;滤过(或过滤) (2) 肾小管;重吸收 (3) ; 【解析】 (3) 此模型中,透明塑料软管模拟的是不同部位的血管,球模拟的是肾小球,多孔隔板模拟的是滤过(过滤)作用,胶皮管模拟的是肾小管,磁条模拟的是重吸收作用。点位于入球小动脉,点位于出球小动脉,点位于缠绕在肾小管上的毛细血管。 3.[2023山东东营]“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生物科创小组在学习中心,开展了“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跨学科实践活动。 (1) 图1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 图1 (2) 如何模拟近视的成因呢? ① 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____,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② 保持水透镜的曲度不变,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光屏向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3) 此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增加一个废弃的显微镜遮光器,用以模拟不同光照强度下眼球结构中____的变化。 (4) 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分钟、阅读30分钟和60分钟时眼球的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__,由此推测:_____ _____。 图2 (5) 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_____ _____(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1) 晶状体;视网膜 (2) ① 变大 ② 右 (3) 瞳孔 (4) 长;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5) 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等(合理即可) 【解析】 (1) 晶状体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曲度来改变对光线的折射程度,从而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图1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 (2) ① 看近物时,为使物像出现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所以,该实验中,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光源”向右移动时相当于看近物,需要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变大,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②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保持水透镜的曲度不变,当“光源”向右移动时,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 (3) 显微镜遮光器能够控制透光量,与瞳孔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量的作用一致。 (4) 结合图2可知,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长,由此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5) 结合分析可知,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