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2622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2-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594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土地改革,课件,19张,PPT,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上为解决土地问题都有哪些尝试? 李自成“均田免赋” 太平天国“有田同耕” 孙中山“平均地权” 井冈山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耕者有其田” 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自己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①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背景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 占全国 农户总数量 占全国 耕地比重 地主 富农 不足7% 50%以上 贫农 雇农 57%以上 14% 材料一: 材料二: ②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合理)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据调查,农民一般要向地主缴纳相当于产量50 70%的地租,有的甚至高达70 90% ,有如"引耕谷"等种种额外负担。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缴纳地租后所剩无几,生活极端贫困。每逢灾年,饿殍遍地。 ———沈金生《土地改革运动概述》 土地改革 时间 地点 法律依据 核心内容 1950年-1952年底 广大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二者都是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地主占有 绝大部分土地 农民 占有土地 分配形式 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归地主 劳动成果 归农民 是否剥削 地主剥削农民 不存在剥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过程 土地改革 具体措施 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地,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分到了土地、耕畜和农具 农民开会斗争地主 拔出地主地界碑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找出土地改革的特点? 毛泽东提出,“土改规模空前伟大,容易发生过左偏向,如果我们只动地主不动富农,则更能孤立地主,保护中农……我们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现在……都形成了,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起见,暂时不动半封建富农似较妥当的。 ———董志凯《土地改革史话》 占大量土地,不劳动。采取封建剥削方式(收取地租) 地主 占较多土地,参加农业劳动。采取资本主义剥削方式(雇工经营,获取雇工剩余价值),此种较封建剥削方式具有进步性。 富农 特点: (措施③)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过程 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相关史事 1959年8月10日,农奴将乌拉差役、高利贷、卖身等文契投入熊熊烈火。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从此获得翻身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 拓展延伸 过程 土地改革进程图 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前 1952年底 1953年-1958年 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 1959年 西藏地区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读图】回顾土地改革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冬-1952年 1953年-1958年 1959年 过程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