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科技文化领域硕果累累, 名人辈出。贾思勰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祖冲之攀上圆周率计算的高峰, 王羲之挥毫成就“天下第一行书”,顾恺之精心勾勒《洛神赋图》,陶渊明悠然创作田园诗篇,范缜以犀利笔触撰写《神灭论》,石窟艺术大放异彩展现佛教艺术独特魅力,郦道元则潜心研究著成《水经注》,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呈现出多元、灿烂且成就斐然的特点 。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书法、绘画与雕塑等文化成就。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家国情怀: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目录 contents 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贰 科学家祖冲之 叁 灿烂的文化 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壹 1、作者: 贾思勰(北朝) 贾思勰,青州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北魏到东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曾任高阳郡太守等职,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中年回到故乡经营农牧业。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写成《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魏及其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对后世农学发展影响深远,贾思勰也因此被尊称为 “农圣”。 平民百姓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壹 1、作者: 贾思勰(北朝) 2、内容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工具; ④多种经营、商品生产。 齐民要术书影 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壹 3、影响 (1)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精神: 突显了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3)影响: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如何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壹 《齐民要术》涵盖了农、林、牧、渔、副等各个领域,包括种植学、林学以及各种养殖学等,记载了许多关于植物生长发育和有关农业技术的观察资料,书中援引古籍近 200 种,记载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农作物和家畜等的品种差异以及同一物种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这体现了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对达尔文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达尔文称《齐民要术》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贰 科学家祖冲之 科学家祖冲之 贰 1、人物: 祖冲之(北朝) 2、成就: ①数学:精确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缀数》; 祖冲之像 算筹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 东汉 张衡 3.162 三国 王蕃 3.155 魏晋 刘徽 3.14 南朝 何承天 3.1428 南朝 皮延宗 3.14…… →《九章算术》割圆术 刘徽 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知识链接 德国数学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从正6边形算起,要得到3.14则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