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5388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1951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气,垂直,分层,组成,课件,32张
  • cover
(课件网)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情境导入: 注意观察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天气状况有何变化? 一、划分依据: 二、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飞机是快速而便捷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乘坐飞机时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情况1:飞机起降过程中会感到颠簸。 情况2:为什么视频中的飞机在起飞时雨丝打窗?而高空却晴空万里? 情况3:飞机起降等飞行关键阶段,空乘人员提醒乘客关闭信号设备,飞机和手机接受的信号来自哪个大气层? 探究活动 对流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对流层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对流层 1、为何高纬、中纬、低纬地区对流层高度不一? 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思考 高纬地区 8~9km 中纬地区 10~12km 低纬地区 17~18km 2、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对流层高度会有什么变化? 夏季受热较多,冬季受热较少,因此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大于冬季。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对流层 思考 3、为什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远的大气,接受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对流层 思考 4、为什么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提示“考虑上下层气温差异”) 大气上冷下热 大气不稳定 对流运动 冷 热 Eg:空调安装在上方, 暖气安装在下面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对流层 思考 5、为什么对流层易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 因此,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高度范围 气温特点 气流运动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低纬: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三、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对流层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 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拓展阅读 情况1:为什么飞机起降过程中会感到颠簸? 情况2:为什么视频中的飞机在起飞时雨丝打窗, 而高空却晴空万里? 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且以对流运动为主,近地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