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6660

【核心素养】冀少版生物七下3.5.3.2《听觉》教学课件(共23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4470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PPT,23张,教学课件,听觉,核心
  • cover
(课件网) 冀少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感觉的形成 二、听觉 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命观念:理解耳的结构与听觉功能的相互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听觉形成过程,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听力健康,养成良好的用耳卫生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素 养 目 标 许多同学在游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小心耳朵进了水,周围的声音立刻听不清了。这时,侧过头,使进水的这只耳朵朝下,单脚跳几下,使水流出来,周围的声音就又能听到了。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就听不到声音了呢?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导入 PART 01 耳 观看视频: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及保护 耳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 耳郭、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半规管、前庭、耳蜗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郭 耳的结构 耳的结构及功能 外耳 内耳 中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收集声波 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形成耵聍(耳屎):具有保护作用 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具有阻挡异物等保护作用 将振动放大并传至内耳 内下方有一条与咽部相通的咽鼓管,可以调节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保护鼓膜。 有听觉细胞,属于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的刺激 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刺激 PART 02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耳 鼓膜 听小骨 耳蜗(听觉细胞) 听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收集声波) (将声波转为振动) (将振动放大) (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形成视觉) 外界声波 耳廓 听小骨 鼓道 外耳道 鼓室 听神经 半规管 咽鼓管 耳蜗 前庭 外耳 中耳 内耳 大脑(产生听觉) 神经传导 1.听觉的形成 1.传导性耳聋:听小骨或鼓膜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 2.神经性耳聋:听神经或耳蜗受到损伤 2.导致耳聋的原因 1.减少和消除周围环境的噪声; 2.避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 4.减少耳机使用的时间; 5.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 6.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药物。 3.保护耳朵 思考讨论 1.生活中,有人很易晕车、晕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晕车、晕船是无法克服的吗? 答:是由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造成的。晕车、晕船经过一定的锻炼和适应是可以克服的。 2.当听到巨大爆炸响声时,有人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赶紧用双手堵住耳朵。请你分析他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答:不正确。 应该是要么大喊大叫不堵耳朵,要么堵耳闭嘴,这样能保证鼓膜两侧气压相等,保护了鼓膜。 3.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张开口腔做吞咽动作,有什么意义? 答:其意义是在于维持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以便保护耳朵。 鼻 眼 耳 舌 皮肤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痛觉 冷热觉 感觉的形成均在大脑皮层! 4.感觉器官 耳的结构及功能 外耳 内耳 中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收集声波 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形成耵聍(耳屎):具有保护作用 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具有阻挡异物等保护作用 将振动放大并传至内耳 内下方有一条与咽部相通的咽鼓管,可以调节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保护鼓膜。 有听觉细胞,属于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的刺激 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刺激 课堂小结 2.听觉的形成: 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视觉 耳———听觉 鼻———嗅觉 舌———味觉 皮肤———触觉、痛觉、冷热觉 外界声波 外耳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