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6685

【核心素养】冀少版生物七下3.3.1《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表格式带反思)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73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呼吸系统的组成,反思,格式,教学设计,核心,3.3.1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 呼吸系统的组成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通过导入部分引出呼吸系统疾病对健康的影响,然后详细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呼吸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呼吸系统的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型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每到寒冷的冬季,患有气管炎和肺气肿病的人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呼吸系统疾病。那么,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正常情况下,这些器官又是怎样完成呼吸功能的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 1:呼吸系统的组成 教师活动: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详细讲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如鼻腔前部有鼻毛,内表面有鼻黏膜,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分泌黏液且很敏感。 详细讲解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以软骨为支架,声带震动发声。 详细讲解气管和支气管以“C”形软骨环为支架,管壁内表面有纤毛黏膜。 详细讲解肺主要由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 2:呼吸系统的功能 教师活动: 讲解鼻腔的功能,包括阻挡灰尘、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温暖吸入的空气。 讲解咽的功能,包括作为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 讲解喉的功能,包括呼吸和发声。 讲解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包括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粘住灰尘、湿润、清洁空气。 讲解肺的功能,包括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壁很薄。 播放呼吸系统功能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讲解呼吸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不清洁或有毒的气体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讨论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适应性 观看视频,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通过讲解和模型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讲解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健康意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的保护措施。 板书设计 《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 鼻腔 2. 咽 3. 喉 4. 气管 5. 支气管 6. 肺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 1. 鼻腔 清洁、湿润、温暖 2. 咽- 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 3. 喉- 和发声的器官 4. 气管和支气管 -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 湿润、清洁空气 5. 肺 - 气体交换的场所 课后作业 用橡皮泥或粘土做肺的模型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还学会了呼吸系统的保护措施,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健康意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观察、增加视频讲解、增强课堂互动和作业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