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6996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 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3743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三节,河流
  • cover
课 题 河流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 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16页的内容要求与本课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流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河流的主要因素。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建议学生运用地图册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落实河流的分布,并思考其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如果是外流河,还要找出其注入的海洋。读内流区与外流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分布特点。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是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应当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本节课将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的学习做重要铺垫。 教材 分析 《河流》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内容。第二章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与河流。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与地形、气候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同时,河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要求非常好地体现出人地协调观的基本理念。由于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到地形的制约,河流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因此本章三节内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对前面“地形地势”“气候”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又为学习下一章中国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打下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 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并掌握《河流》这一节就简单多了。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学习 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综合思维) 3、了解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用于描述京杭运河的作用。(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 重点: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结合地图,对比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学生自主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导入】播放雅鲁藏布江视频,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河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导入,这样的开场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授讲 以外流河为主 河流的作用 河流对人类有重要意义,除了生活和农业用水外,还具有航运,防洪,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功能。 【活动1-认识我国的主要河流】 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到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注入的海洋,认识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 【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 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说出它们最终注入的海洋。 引导学生读图,帮助学生认识外流河、内流河以及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对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进行区分。 【外流河和内流河概念】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和内流区概念】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