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政治 审核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政治认同:学生通过阅读中国诚信故事,理解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树立主动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学生通过分析“三亚海鲜加工市场缺斤短两”事件的巨大影响,树立“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意识,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学生通过观看“老赖惩治视频”,明确失信行为对于败坏社会风气的影响,理解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民法原则,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责任意识:学生通过探究与分享“诚信小剧场”,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理解诚信与隐私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内容。《诚实守信》分为“诚信无价”和 “践行诚信”两目内容。第一目 诚信无价"主要阐述了诚信的含义,让学生领悟在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及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第二目 “践行诚信”主要引领学生在了解诚信重要性的基础上,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树立诚信意识并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学情分析 关于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但是对于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如何在诚信两难中遵循诚信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课前:课前诵读相关章节(小预习) 课堂: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中国人诚信图鉴》 师:都讲述了什么小故事?体现了什么样的一个品质? 学生:替子还债、包工头上门还工资、家族坚守承诺扫红军墓。诚实、守信 师:同学们都说诚信,那到底诚信的含义是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去践行呢?那么带着这三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四框题———诚实守信”的学习。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问题 展示中国人的诚信故事,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环节一知诚信 师: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诚信,古话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那么在华夏大地上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与诚信有关的故事,那我们一起来一下都有哪些 生:曾子杀猪、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师生: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师:诚信由什么组成啊? 笔记1:诚信的含义。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并做笔记 通过名言典故提问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由具体例子进一步阐释诚信,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原则层面认识诚信,加深学生对于诚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诚信关乎法律原则,能够做到自觉遵守法律,学生能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华民族价值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师:同学们,那诚信在道德上又有何要求? 教师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诚信价值得出知识点 笔记2———诚信的道德要求 师:讲诚信不只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 笔记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