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8890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设计(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2-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77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政治,学年,必修,高中,-2024-2025
  • cover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包含"党的性质和宗旨"和"党的执政理念"两目内容。第二课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课承接第一课党执政后如何保持自身先进性,同时开启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框主要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立场和执政理念,下设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以及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又进一步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中讲了党需要如何去做。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主要从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执政理念的内涵,以及确立这一内涵的依据和如何贯彻党的执政理念三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在党的带领下实现建党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2.科学精神: 结合历史和当前党做的一些事迹,理解并掌握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等相关知识。 3.公共参与: 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对党的热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外化于行,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4、法治意识 了解党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三、学情分析 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有关中国特色政党的知识,了解了有关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同时第一课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背景进行了阐述,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但因为生活阅历、经验缺乏,对党的相关知识感受不是那么深刻。缺乏对党以及党员的切身感受。 四、教学重点 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立场、执政理念。 五、教学难点 为什么和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贯彻党的执政理念。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标题 党的性质和宗旨 观看视频《党的性质》,思考:党的性质是什么? 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下文教学做好铺垫。 观看视频《党的宗旨》,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时代楷模-张桂梅》,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立场等。 议题1、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初心和使命分别是什么?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3)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观看视频《党的要求》,思考: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是什么? 议题2、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是什么?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 第二标题 党的执政理念 观看视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