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训练 知识点一: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 1.关于活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O含量最多,是构成生命的核心元素 B. ATP和DNA都含 、H、O、N、P五种元素 C. S和Fe属于大量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 D. 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菊》中写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东篱菊”叶片缺少微量元素Mg会影响光合作用 C. “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 D. “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 知识点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3.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哺乳动物体内Na+含量增加,会导致肌肉酸痛、无力 C. 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否则,蛙心脏则不能维持收缩,说明钙盐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4.下列有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脂质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 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每天应该从食物中适量摄取 C.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多吃为人体补充蛋白质 D.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糖尿病人可以多吃 知识点三:水的含量、存在形式及作用 5.《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一部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曝使极燥”后,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大幅度减少,细胞的代谢降低 B. 种子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同 C. “曝使极燥”后,种子细胞的结合水全部丧失,新陈代谢停止,不能萌发 D. “曝使极燥”后,种子放入试管中高温烘烤,管壁上的水珠主要是细胞中的结合水 6.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我国的纪念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自由水既可以运输物质又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 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水中的氢来自氨基,氧来自羧基 D. 抗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一般植物的要高 知识点四:无机盐的含量及作用 7.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菊》中写到“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芭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东篱菊”叶片缺少微量元素Mg会影响光合作用 C. “新霜”融化后形成的水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根细胞 D. “东篱菊”比“荷”更耐寒,可能是“东篱菊”细胞内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比“荷”的高 8.人体剧烈运动会大量出汗,应及时喝些淡盐水。淡盐水给机体补充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 A. Ca2+ B. Na+ C. Mg2+ D. Fe2+ 知识点五:糖类和脂质 9.下列涉及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人体摄入的葡萄糖需要水解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B. 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C. 相同质量的油脂和糖类完全氧化产生的能量,糖类更多 D. 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再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10.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d、c、e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