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某学生参观历史展览馆,拍摄了一份从广州上奏清廷的奏折,奏折的首尾部分如图所示。道光皇帝在阅读奏折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 “明定国是”诏颁布 D. 聂士成天津保卫战 2.《望厦条约》规定,“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此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A. 海关管理权 B. 贸易自主权 C. 司法自主权 D. 军事管理权 3.包世臣在书信中论及19世纪中后期江南经济状况时写道:“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种变化是由于列强() A. 在华大量倾销商品 B. 派公使进驻北京 C. 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下列晚清历史人物中,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斗争中涌现的英雄有()①琦善 ②左宗棠 ③冯子材 ④邓世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说:“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为了“自强”,他开办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湖北织布局 C. 福州船政局 D. 开平煤矿 6.1862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所专门学习外语的新式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官办新式教育的先河。它是() A. 京师同文馆 B. 南洋公学 C. 福州船政学堂 D. 北京大学 7.1897年姚锡光参考当时的一些资料,在《东方兵事纪略》中写道,黄海战役中日舰吉野号向致远舰发射鱼雷,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邓世昌和全舰官兵英勇殉国;2023年《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中指出,考古发现致远舰外壳板保存完好,说明并非被鱼雷直接击沉。比较两则史料,说明考古实物史料对鉴别姚著“纪略”的作用是() A. 证实记载 B. 补充细节 C. 纠正错漏 D. 考据源流 8.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推动光绪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但是,改革最终失败。这一史事的意义是() A. 鼓舞农民阶级参加反封建斗争 B. 开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现代化探索 C. 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D. 使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国人追求的价值目标 9.1903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革命为唯一法门”“必要倾覆满洲政府”“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据此可知,他倡导的思想是() A. 实业救国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 10.观察下列图片史料。对史料解释准确的是() A.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无人再称“皇帝” B. ①反映清廷的顽固派反对维新变法 C. ②反映武昌起义前清朝的统治危机 D. ②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原则 11.读下表。导致民国时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1914—1918年中国社会状况变化简表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 列强在华倾销商品 B.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C.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D. 军阀之间割据混战 12.某学习小组围绕下面两张图片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出一期主题黑板报。其主题应该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D.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3.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最低革命纲领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③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 中国局部抗战局面形成 ④ 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