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833

【2025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打麦号子》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996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课堂,打麦号子,单元,第五,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劳动最光荣》第3课时《打麦号子》。 【教材分析】 《打麦号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劳动最光荣》第3课时唱歌课。《打麦号子》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首民歌,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打麦号子》具有新颖的一领众和、说唱结合的特点,气氛热烈,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歌曲节奏规整,旋律简单,易于学唱。同时,其歌词贴近生活,偏于口语化,使学生易产生亲近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了解号子的产生及演唱形式,初步了解民歌的分类。 (二)艺术表现 能用整齐有力、较靠前的声音位置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听、唱、演的音乐活动感受到号子中一领众和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对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产生崇敬之情。同时,通过欣赏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并对探索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打麦号子》,体验民歌———号子在劳动中歌唱的快乐。感知、体验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并能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及地方方言表现《打麦号子》。 (二)教学难点 主要包括歌曲中特定小节的音准把握、变拍子的节奏掌握以及领唱与齐唱的互相衔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看屏幕中人们在干什么?(教师展示打麦子图片)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图片中的人们在忙着打麦子,他们高喊着口号(教师展示) 预设:欣赏 教师:刚才老师喊的就是号子,今天我们走进号子歌曲《打麦号子》(书写板书《打麦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什么是号子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是人们在从事繁重的劳动时,为了使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作业而自然产生的呐喊。当这种呐喊具有节奏性、旋律性后,便成了“号子”。下面跟着老师喊一喊 预设:喊号子 教师: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首作品:《打麦号子》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首江苏民歌,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聆听音乐,通过聆听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表现了打麦子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打麦号子》全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8小节没有旋律,都是按均衡的八分节奏进行劳动的呐喊,烘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下面我们喊一喊 预设:喊号子 教师:《打麦号子》具有新颖的一领众和、说唱结合的特点,气氛热烈,中间8小节发展成2+2+2+2的结构,有了旋律,就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学唱最后8小节,这两个乐句是中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