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 和谐与梦想 【考情分析】 考点内容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每个公民的义务。 3.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考情分析 新时代、中国梦是近五年山东中考高频考点,预测可能联系百姓梦想奋斗的生活案例、社会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或山东的发展成就等,关联考点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实干奋斗、共同富裕、责任意识、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等。 【知识讲解】 (一)中华一家亲 1.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2.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民族平等 (1)内涵 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4.促进和巩固民族团结的意义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2)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5.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1)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6.国家为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4)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7.反对分裂的要求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就要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8.“一国两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