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数 ①社会中的个人渺小而又无助 ②海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下列 同学的观点中,合理的是 长 ①同学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学习知识,获得成长。”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同学丙:“参与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中学生得到锻炼,促进我们的身心发展。” 架 条 ④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韶 3.小小的网络,大大的能量。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下列同学的 朝 行为中,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小美利用网络平台为生病的同学进行筹款②小利在网络上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③小刚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小明在网上肆意散播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公交车站,“自觉排队,文明候车”的标识赫然醒目;在公园,“茵茵小草,足下留 情”的提示牌随处可见;在图书馆,“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标语屡见不鲜…它们共同 说明了 A.生产秩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D.社会规则明确了有人破坏秩序时如何处罚 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千部慎独,强调“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 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这里的“自律”指的是 孙 ①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不良习惯 ②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③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④把对自己的期望值放到最低 (TL)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说明 A.诚实守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B,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能恪守承诺 D.诚实守信能根除社会主要矛盾 7.社会生活中讲道德。下列对名言警句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序号 名言警句 解 等 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平等待人,文明有礼 ②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懂得换位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送外卖,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张某拾得王某手机拒 不归还,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判决张某限期归还手机;劳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人 民法院判处死刑。上述三种违法行为分别是 A.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 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这说明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具有强制性,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