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6142

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期末复习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112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哲学,统编,政治,高中,学年,-2024-2025
  • cover
高二上期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哲学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 第一课 哲学基础 重要语句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5、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易错易混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关系颠倒)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误) 4、哲学智慧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5、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6.是否关注人民需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英国(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与时俱进(是实践观点)。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唯物论关键词:物质(意识) 规律 唯物论两大理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唯物论其它理论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客观事物。 4、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5、意识的本质:意识物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重要语句 1、自然界是物质性。(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