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以内的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20以内的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2.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逐步形成初步的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退位减法、连减、加减混合。 (三)学生认知情况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20 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 2、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学习 20 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由于任何多位数的退位减法都能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退位减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减法是数学计算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退位减法”内容,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的特点,全都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解决简单问题中。由易到难。例如给出画图摆小棒多种方法、介绍“破十减”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结合已知整体求部分的问题。学习“想加算减”。后面的计算都用“破十减”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计算减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减法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必给出名称,要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其中一种。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20以内的减法 十几减几 1 11减几 1 12减几 1 13.14减几 1 15-18减几 1 连减和加减混合 2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十几减几 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1.通过学习活动,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11减几 目标: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会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 12减几 目标: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12 减几的退位减法。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