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8633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社会期中试卷

日期:2025-04-0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961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期中,社会,历史,学期,七年级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社会期中试卷 1.(2024七上·龙湾期中)拨动地球仪,发现它是围绕地轴旋转的,可见地轴是真实存在于地球上的。 2.(2024七上·龙湾期中)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3.(2024七上·龙湾期中)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4.(2024七上·龙湾期中)考古发现是唯一历史依据。 5.(2024七上·龙湾期中)初中阶段的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6.(2024七上·龙湾期中) 合作与竞争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2024七上·龙湾期中)地理课上,小丽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读图1完成问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距为100米 B.①坡比②坡更缓 C.A地和B地相对高度为200米 D.乙山峰的海拔高度不超过800米 8.沿AB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七上·龙湾期中)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10.(2024七上·龙湾期中) 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 A.华夷有别,各有特色 B.民族交融,为华夏族 C.国家统一,发展巩固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11.(2024七上·龙湾期中)《三字经》记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对材料解读合理的包括(  ) ①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三代灭亡的共因是历代君主的暴政 ③周朝是三个朝代中存续时间最长的 ④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正式灭亡商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4七上·龙湾期中)小王同学利用假期开展了“探寻身边的历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走访了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古城遗址。请据此回答问题。 12.小王同学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古城遗址考察时,收集到以下出土文物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朱书符号陶壶 彩绘龙纹陶盘 陶寺遗址观象台 其上写有“文、尧”二字,比甲骨文出现还早800年。 历代陶寺王多有龙盘。龙盘内壁用红彩绘制出一条龙纹,作为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陶寺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记录了20个节气的具体时间,据此制定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的最高水平。 A.二十四节气产生于陶寺 B.说明中华民族真有龙存在 C.陶寺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D.陶寺遗址是汉字的发源地 13.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均发现了表明阶级分化的宫殿、象征权力的玉器或者象征尊贵的礼器。这些现象集中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  ) A.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B.玉器制作的技艺高超 C.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D.已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14.(2024七上·龙湾期中)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周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上述材料说明甲骨文(  ) A.记录内容十分丰富 B.采用多种造字方法 C.记录了夏朝的历史 D.全出土于河南安阳 15.(2024七上·龙湾期中)春秋时,诸侯已不再按“比年一小聘(朝见、问候天子),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的规定向周天子述职纳贡,周天子不得不向诸侯国“求赙(丧葬费用)”“求车”“求金”。说明该时期(  ) 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天子爱民 D.等级森严 16.(2024七上·龙湾期中)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