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0829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上第5章 第1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同步训练

日期:2025-04-1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028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章,同步,工程,技术,认识,1节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5章 第1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同步训练 一、课程达标 1.下图中的装置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耕犁———曲辕犁,主要使用人力和畜力。它的发明年代属于 (  ) A.农耕时代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D.石器时代 2. 中国“天眼”、神舟飞船、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 (  ) A.结构 B.技术 C.工程 D.科学 3. “天网工程”是指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技术和控制软件等设备组成的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项工程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的是 (  ) A.保护了个人隐私权 B.提高了个人曝光率 C.社会治安得到改善 D.美化了城市环境 4. 设计学生眼镜镜框时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 ( A.要根据学生的头部尺寸来设计镜框尺寸 B.要根据学生的身高来设计镜框的形状 C.镜框材料要软硬适中,既要考虑舒适,又要考虑强度 D.可设计多种款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  ) A.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B.技术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 C.技术增强了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 D.技术促进了人类的认知发展 二、能力提升 6.伏特根据一位解剖学家关于“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论文,对青蛙进行试验,发现事实上并不是蛙腿带电,而是两种不同的金属接触产生的电流刺激了蛙腿导致肌肉收缩,伏特因此发明了“伏特电堆”的电池。伏特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  )。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与分析信息 C.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 D.意外发现 7.下列活动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有(  )。 ①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②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规律 ③科学家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④农学院的导师带领学生研究植物的生长与阳光、水分的关系 ⑤小明给自己设计的小凳子进行承重测试 ⑥我国成功测量出中微子的混合参数 A.③⑤⑥ B.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8. 技术是在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   和    。 9.知识建构 10.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内窥镜是医生用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仪器。它是工程师利用光纤及其传播光的原理制造的。反过来,内窥镜的应用又帮助科学家了解更多有关人体的信息。 (1) 科学家、工程师有不同的职责,在内窥镜的发明过程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是什么 (2) 上述材料说明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三、拓展创新 11.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2016年,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启用,并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①中国天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②中国天眼索网跨度500m,精度要求却达到2.5mm。面对这项复杂工程,我们研制出疲劳性能达到500兆帕的超高性能钢索。 ③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公布“中国天眼”发现了2颗新脉冲星。 ④中国天眼将在众多基础研究领域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 (1)以上说法中,属于体现技术活动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体现科学活动的有   。 (2)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____(填字母,下同)。 A.是一位科学家 B.是一位工程师 C.既是一位科学家,又是一位工程师 D.只是一位技术员 (3)中国天眼的建设和发现新脉冲星,说明了____。 A.工程源自人类的需求 B.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 C.技术与工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D.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