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2节 力的测量 弹力 物理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知道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物理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一个横空出世的跳水天才———全红婵,逆天改命17 岁就拿到了跳水生涯的大满贯。在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中,她携手陈芋汐以 359.10分拿下女子双人 10 米台冠军,这样的遥不可及的成绩让外国教练另眼相看,令外国运动员闻风丧胆。奥运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又在这些改变中迎来一次次新的挑战。 跳水运动员向上跳,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跳板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对运动员产生力的作用呢? 思考 新知导入 1.概念: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原理: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结构图 3.结构: 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新知学习 01 测力计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估计所要测的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被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 (3)使用时,应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2)使用前,先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轻拉挂钩几次,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再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是,则需调零。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3.用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 5N的力。 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一下文具袋刚被拉动时所需要的拉力F2= ;再测一下拉动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拉力F3= 。 4.测量拉力。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机械握力计 电子握力计 便携式手提小秤 托盘台秤 手压直尺 手捏橡皮泥 手压面团 用手压直尺、拉橡皮筋,松手后,物体是否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手捏橡皮泥、压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 结论:松开手后,直尺和橡皮筋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泥和面团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2.范性:物体形变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范性(又称塑性)。 拉橡皮筋 1.弹性:物体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02 弹力 4.弹力: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指向什么方向? 3.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3.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范性形变。 受力情况 施力物体 以水杯放在木板上为例,分析水杯和木板间发生的弹力情况。 F压 木板受到杯子的压力F压 杯子受到木板的支持力F支 F支 压力F压是由于杯子发生了 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支持力F支是由于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以杯子为研究对象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 5.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6.弹力的方向: 物体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也可以说成与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可见:压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 讨论:下图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