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1440

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共34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91282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历史,选择性,必修,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农 工 商 住 行 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 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 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 日常生活 第五单元 交通与 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医疗与 公共卫生 村落 集镇 早期城市 城市化推进 前9000年 原始社会 末期 前3500- 前3100 近代以来 主线: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中国民居》 中国古代民居印象 传统文化 各具特色 天人合一 美轮美奂 鬼斧神工 因地制宜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程标准】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带响。 【学习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认识中西方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民居,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通过感受古代民居演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自学展示:知识体系 我的地盘我做主 自学展示:知识体系 我的地盘我做主 探究主题 :古代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和世界各地民居 集镇 原始社会末期 早期城市 前3500-前3100 村落 距今1万多年 时空坐标 时间 居住形式 空间 各地民居 两河流域 古埃及 中国 古希腊罗马 印第安人 共性? 个性? 目录 一、何以为家———聚居之变 二、以何为家———民居之别 三、何以为根———宜居之思 知识构建 何以为家--聚居之变 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景象图 清朝《武昌汉口鸟瞰图》 北宋《清明上河图》 结合图片谈谈中国与世界民居与建筑环境经主要经历了哪些历程? 一、聚居之变:世界民居发展历程 村落 集镇 城市 比较项目 村落 集镇 城市 产生时间 产生原因 表现特点 农业出现后 进入农业社会,由迁徙走向定居 起源于大河流域,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农业与手工业分离,手工业者的集聚 中国古代集镇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各个时期特点不同 公元前3500—前3100年 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合成城市 两河流域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共性:1、历程相似 2、起源于大河流域 3、原因;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一、聚居之变:世界民居发展历程 有何共性? 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景象图 两河流域 埃及尼罗河 印度、恒河 长江、黄河 村落为何起源于大河流域? 人类对水源、食物的追求贯穿始终。村落一般选择更易于取得水和食物的地方。———《教师教学用书》第116页 为什么村落和城市都首先发端于两河流域? ? 两河流域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有充足的灌溉用水,有适宜的气候,有利于农业,也有利于人类居住 共性2:区位因素相似 一、聚居之变:世界民居发展历程 【学习聚焦】 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学习聚焦】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集镇逐渐形成,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学习聚焦】 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宏观认识:请根据三则学习聚焦和所学知识, 思考人类三类聚居地之间的关系 并画出村落、集镇、城市的关系逻辑示意图 村落 集镇 城市 人类三类聚居地之间的关系 共性3:区位因素相似 BC7000年 村落产生 农业出现 集镇出现 商品交换 城市产生 多种功能 原始社会 奴隶封建社会 BC3500年 人类的三种聚居地 前者为后者的产生提供基础 聚居之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后者的出现推动前者的发展 人类三类聚居地之间的关系 三者关系: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 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 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唯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