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71

河南省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426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是中国迄今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在这个遗址中,考古发掘出了大批的文物古迹,但不会出土( ) A.公共墓地 B.石器工具 C.铁制农具 D.精美陶器 2. 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孔子主张关爱他人,爱惜民力 B.孟子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C.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D.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为;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分封制 B.推恩令 C.察举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 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贾至者,多取富焉”,妇女也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能手;昔日作为蛮荒之地的南海和交趾,也是“各一都会也”;“广州刺史但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隋书》记载,东晋南朝时“人竞商贩,不为田业”。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 南方贪腐行为相当严重 B. 南方社会经济较为活跃 C. 经济重心南移程度加深 D. 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6. 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讲主要指( ) A. 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B. 决策程序更加规范 C. 分权制衡限制皇权 D. 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7. 古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这一规定有利于( ) A. 减轻百姓负担 B. 维护士族特权 C. 防止官员腐败 D. 遏制土地兼并 8. 汉武帝时期,由于董仲舒的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学说,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项制度。北魏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 ) A. 灾异现象多于西汉 B. 君主权力受到强力制约 C. 天人感应思想萌发 D. 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 9. 苏轼曾言:“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为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为戒。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士曲尽其巧,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苏轼意在强调( ) A. 科举制改变了诗歌在宋朝的地位 B. 科举制反映了宋朝的风俗习惯 C. 科举制体现了宋朝考试的功利性 D. 科举制形成了宋朝的读书风尚 10 .元世祖时,派姚天福为山北辽东道按察使,姚天福组织人兴修水利和教授农田种植方法。元仁宗时,派徐善卿为沙井路(在新疆天山北)总管府判官,徐善卿劝教居民力田耕稼,又设学校加以教育。这些举措( ) A. 平衡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利益 B. 有助于增强边疆与中央的联系 C. 增强了地方上行省的经济实力 D. 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11.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学东渐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经济重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