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 2.下列图片所示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筒车 ②戽斗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3.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王权结合 4.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吸取秦亡教训③重视发展农业④王国势力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汉朝初年,境内百姓多以“赵人”、“秦人”、“齐人”、“燕人”、“楚人”等自居。到汉武帝时代,境内的百姓逐渐被称为“汉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大致形成。这主要是由于( ) A. 中央集权强化了民族认同 B. 郡县制度消除了地域差异 C. 儒学独尊促成了观念一统 D. 官僚政治淡化了宗族亲疏 6.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 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7.“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途径是( ) A.世袭爵位 B.察举征召 C.科举考试 D.高官举荐 8. 王安石变法实行的保甲法,意图寓兵于农,主要在乡村推行。而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京城汴梁就设有保甲制度。在城市中,保甲以街坊、邻里为单位,建立了覆盖城区内所有居民的保甲组织。由此可见,北宋保甲法( ) A.旨在实现强国富民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C.密切了城乡的联系 D.在城市有一定推广 9.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 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 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 C.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 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10.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 注重因地制宜 B. 提倡民族自治 C. 强化军事管理 D. 重海疆轻边疆 11.标志着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 ①协定关税 ②割让香港岛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鉴真东渡 14. 右图所示的这些企业诞生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15.19世纪70年代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得到深化,他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这表明他主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