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分组朗读“交流平台”,梳理想象的特点。 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 阅读例文,梳理想象 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乌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这样的想象很奇特。 头发长到可以用来钓鱼、当晾衣绳……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想象———超越现实,十分奇特。 复述课文 回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内容,复述课文的大致内容。思考:这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宇宙的另一边 我变成了一棵树 两篇课文都围绕题目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默读思考 默读例文,边读边思考:铅笔有了梦想,它想做些什么? 铅笔有五个梦想 第一个梦想:溜出教室,到山坡上萌芽开花。 第二个梦想: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 第三个梦想:躲到菜园里去,长成豆角或伪装成丝瓜。 第四个梦想:来到小溪边,为水鸟当船篙,为蚂蚁当木筏。 第五个梦想:跑到运动场上,当小松鼠的撑竿、小猴子的标枪。 交流提炼:绘制思维导图。 开头 铅笔的 五个梦想 梦想一:溜出教室 梦想二:跳进荷塘里 梦想三:躲进菜园里 梦想四:来到小溪边 梦想五:跑到运动场上 结尾 引出话题:一支铅笔会有多少梦想 照应开头: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 一支铅笔的梦想 互相交流,揭秘想象 交流探讨: 铅笔一下子有了五个梦想,故事里是怎样描写这些大胆、奇妙的想象的呢? 铅笔为什么要展开这样的想象呢? 分析旁批: 铅笔和豆角、丝瓜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认为第三个梦想的想象合理吗? 铅笔为什么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 铅笔和豆角、丝瓜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认为第三个梦想的想象合理吗? 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所以铅笔的这些想象合理、自然。 铅笔为什么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 铅笔的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帮助别人,它是一支乐于助人的铅笔。 朗读总结: 自由选读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故事写得这么奇妙的? 方法一:借助一个有趣的事物。 方法二: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 方法三:编出一个奇妙的故事。 结合导图,练说想象 齐读例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就像种在稿纸上的字,发多少芽,开多少花,结多少童话。 铅笔还有什么梦想?你能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成有趣的童话吗?抓住铅笔细长的特点展开想象。以第4自然段为例进行仿写。 仿写练习: 第三个梦想,是躲到菜园里去。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或者,伪装成嫩嫩的丝瓜。菜园里的派对马上开始!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仿写格式: 第_____个梦想,是_____。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_____,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借助作品,放飞想象 思考:普通的手指印在想象的世界里会变成什么? 创编故事 动手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 一个手指印就是一个有趣的事物,一个手指印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你会想象出什么有趣的画面? 交流分享: 讲一讲:小组分享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 评一评:故事是否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拓展延伸 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全班一起接龙编写故事。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前后情节要连贯。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