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0e/0ede35f90073eee511bcc9bb438dc71b.png)
合阳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 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学校、 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某同学利用下列时间轴反映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屈辱与抗争,图中①处应是 三元里人民 ① 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 义和团运动 英国走私鸦片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美、日侵略台湾 C.《北京条约》签订 D.鸦片贸易合法化 2.右下图一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社会改革方案,图二是1859年由洪仁开草拟的建国 方案。下列关于这两个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在实践中成功施行 新 C.《资政新篇》改变了太平天国不利的局面 D.《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图一 图二 3.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 制造诸学”。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幼童赴美留学。据此可知,清政府选 派幼童留美的直接目的是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镇压农民起义 C.积极融人世界潮流 D.尝试制度变革 合阳县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1-(共6页) 4,康有为提出创设制度局商讨国家正事及制度,这是对慈稿掌控的政权体系的挑战:还裁撒了 通政司等闲散荷门,保守派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更是根的咬牙切齿。这说明戊戌变法 A.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获得帝国主义支持 D.改革措施不得民心 5.“清廷不再仅仅臣服于一两个对手,而是同时向1国低头。除正约之外,条约还有19个附 件。”此“条约”签订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6.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 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为 A中国同盟会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国民党 D.共进会 7某同学的笔记上出现了“共进会”、“新军工程营”、“湖北军政府”、“黎元洪”等词语。这说 明他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庆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8.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 设,由民而治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 A.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得到列强认同 C.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D.追求民族平等 9。下表呈现的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这些后果体现了北洋军阀割据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黄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阻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B.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D.导致袁世凯成功复辟帝制 10.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认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鲁迅也指出“科学能教人道 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晰”。材料意在表明 A.新文化运动对科学思想的提侣 B.当时国民思想愚昧落后的现况 C.救亡图存与政治革新紧密相连 D.抨击封建礼教已成时人的共识 合阳县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2-(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