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4394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2-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611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期末
    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八年级历史阶段练习题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练习题非选择题部分个别题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 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 2. 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5 ACCBD 6—10 ABABB 11—15 ADBCC 16—20 BDDAC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6 分) (1) 口号:自强、求富(2 分)。 主要表现:政治领域的改革和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有广度和深度。(1分) (2) 原因: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逐渐开放女禁,出现男女同校。(1 分) 宣传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等。(任一点,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 主题:口号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与特色内涵或近代以来的“口号”凝聚着民族情感和时 代精神。(1 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即可) 22.(6 分) (1) 办法:城市起义,夺取政权;(1分) 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2) 会议:遵义会议;(1 分) 转变:①思想:从照抄照搬到实事求是的转变;(1 分) ②行动:从受共产国际控制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1分) (3) 启示: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不能盲目照搬别 国经验)。(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1分) 23.(6 分) (1) 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 分) 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 分) (2)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国共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 分) 战役: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 分) (3) 认识:日本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 正常化。(1 分。答其他也可以,如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地反省, 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发展中日和平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本 领,保卫祖国等,只要言之成理且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24.(6 分) (1)《中国土地法大纲》。(1分) (2)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 分)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 分) (3) 解放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拥护;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失望。(2 分,每点 1 分) (4)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得到 人民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5.(6 分) (1) 主张:“实业救国”。(1分) 外部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1 分) (2) 表现: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 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2分,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 可) 历史事件:辛亥革命。(1 分) (3) 特征:新旧并呈、多元发展。(1 分)2024一2025学年上期期末八年级阶段练习题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练习题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练习时间为60分钟。 2. 本练习题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练习题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 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有研究表明,1829一1839年,中国的白银净流出量约为6500万银元。导致这一现象出 现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D.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2.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