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5371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02-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457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作业,课时,同步,必修,万有引力
  • cover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单选) 1.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n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倍 B.苹果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月球表面的n倍 C.自由落体在地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月球表面的n倍 D.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约为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的倍 2.假设冥王星的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质量和运行周期 3.人类视月球与火星是地球的“卫士”和“兄弟”,从未停止对它们的探测。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a倍;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b倍。科研人员在火星水平表面的发射架上水平发射一小球,发射点高为h,测得发射点与落点间的水平距离是2h,不计火星表面的大气阻力,则发射小球的初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4.我国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由21颗卫星组成的“月球北斗”导航系统,来帮助中国航天更安全、高效地探索月球。若将月球和地球均视为圆球,已知月球的平均密度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倍,则月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地球近地卫星运行周期的( ) A.倍 B.倍 C.倍 D.倍 5.如图所示,甲、乙两行星半径相等,丙、丁两颗卫星分别绕甲、乙两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丙、丁两卫星的轨道半径,运动周期,则( ) A.甲、乙两行星质量之比为 B.甲、乙两行星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之比为 C.甲、乙两行星密度之比为16:1 D.甲、乙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6.某兴趣小组想利用小孔成像实验估测太阳的密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不透明的圆桶一端密封,中央有一小孔,另一端为半透明纸。将圆桶轴线正对太阳方向,可观察到太阳的像的直径为d。已知圆桶长为L,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估测太阳密度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7.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并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假设飞船到达月球前,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度等于月球半径处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已知月球质量分布均匀,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质量为 B.月球的密度为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8.天文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红矮星有两颗行星绕其运行,其中行星GJ1002c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则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 A.0.001倍 B.0.1倍 C.10倍 D.1000倍 9.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几乎相等,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k倍,则这颗宜居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 A.倍 B.倍 C.倍 D.k倍 10.《天问》是屈原笔下的不朽诗篇,而天问”行星探索系列代表着中国人对深空物理研究的不懈追求。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球形行星A、B各有一个近表面卫星C、D,各自绕行周期分别为、,已知,忽略卫星到行星表面的高度,则行星A、B的密度之比为( ) A. B. C. D.2 11.某天文爱好者长期观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不同卫星,测出各卫星运行线速度的三次方和角速度ω满足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