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7050

高考家长会考前班会 课件 (共28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4868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家长会,考前,班会,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考前家长会 XX学校赢战高考主题班会 目录 1 3 2 4 认识2024高考 家长心理调整 走出常见误区 最佳状态应考 认识2024高考 第一章节 认识2024高考 2024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3 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 1 为首选科目,即物理、历史中的1门; 2 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的2门。 认识2024高考 2024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全国统考 首选科目 自选科目 3 必考 1 选考 2 选考 卷面分直接进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卷面分直接进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以转换后的分数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认识2024高考 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含听力)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各选考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家长心理调整 第二章节 家长心理调整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 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 考试前学生最担心什么? 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 家长心理调整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二是身体上的,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学生有哪些压力?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不要总是问“复习得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实事求是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 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得安稳么! 家长心理调整 家长不该说什么? 家长心理调整 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很多孩子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 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 这个时候最好认真地、诚实地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走出常见误区 第三章节 走出常见误区 误区一、如临大敌 临近高考,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忧虑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子,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要用自己的积极乐观的心态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氛围。 走出常见误区 误区二、唠叨不休 家长千万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也不要对孩子说”你要为父母争口气“。过分的叮嘱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只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复习环境。 走出常见误区 误区三、期望过高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要做孩子高考目标的指导者。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消极的情绪,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