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 化学肥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阶段介绍无机化合物的最后一个单元,复分解反应是初中所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酸、碱、盐溶液中相互反应规律的核心知识,具有统摄性、内核性、衍生性等特征,既是酸碱盐部分的核心内容,又是高中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复分解反应概念的深度教学对其它三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用的重点、学的难点和考的热点。 课标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3常见的盐第2课时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认识复分解反应及简单应用;能辨别常见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时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对化学变化中的物质认识视角的转变,即从一种反应物到多种反应物,从反应物的角度到生成物的角度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综合的角度,同时,也要实现学生从只关注具体反应到认识反应类别和规律的转变,帮助学生领悟到复分解反应进行的驱动力问题,其难度与要求应该低于高中阶段,决不能用过高的要求吓跑学生。 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复分解反应教学的3个核心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①认识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是学生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前提。 ②建立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关键。 ③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学生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深化。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虽然也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知识,对它们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但是融会贯通的能力不足;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也不够,缺乏将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有机联系起来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并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主线,在活动中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实质,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能力; 3.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并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实质分析。 六、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类比归纳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件以及超链接视频素材等)、相关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快速记忆上节课归纳的酸碱盐的溶解性,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 【激趣导入】实验:“百变饮品”,你能解开其中的奥秘吗 01 复分解反应 一、盐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展示盐的化学性质,分析反应的类型。 提出问题: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规律吗?它们属于什么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 【探索新知】举例,分析反应的规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有何特点 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定义 特点 【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 【即学即练】请你说说下列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随机选择一组学生展示。 【实验探究】任务1 实验探究 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讨论】 (1)上述两个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2)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离子的盐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3)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归纳复分解反应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