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8547

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4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下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汪曾祺写的一篇很有趣的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4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蛊然。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是能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比如,“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形象地写出了瓢虫翅膀的色泽和质感;“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地写出了独角仙的样子。二是动作描写细致贴切,很有画面感。比如,“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小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三是使用“增———“鸣———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课文配了4幅昆虫插图,和文字一起组成图文式昆虫备忘录。这些插图直观地展现了昆虫的样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思维发展:默读课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有意思的猜想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创意表达:课外能够仿照课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有意思的猜想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大自然到处都有可爱的生灵,昆虫是其中一个很大的种类。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昆虫呢?交流后出示一些昆虫图片。 有一位著名作家叫汪曾祺的,很喜欢昆虫,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忘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认识“录”字,理解“录”的意思:记录,写下来。 进一步理解“备忘录”的意思:为了不让自己忘记,把重要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叫做“备忘录”。 ◎学习任务一 疏通字词,初读感知,发现写作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反馈,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地落下来 黑绸 膜翅 眼瞎 益虫 大约 蚂蚱 黑斑 指名认读,相机正因:膜 蚂蚱 3.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与之前学过的《燕子》《荷花》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四个小标题,说说这几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花大姐是人们根据瓢虫甲壳上的花纹取的外号。 独角仙是昆虫的名字,这个名字也体现了昆虫的身体特点。 蚂蚱是昆虫的名字。 小结:四个小标题不但让读者一眼就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且很有意思,能够吸引读者。 ◎学习任务二 交流感兴趣的内容,体会生动有趣的表达 1.课文所写的具体内容,更有意思呢! 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把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语句和字词圈画出来,准备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 2.交流圈画的感兴趣的内容。 (1)交流分享《复眼》中有意思的内容。 预设1: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晴合成一个大眼晴。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晴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晴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点拨引导:连续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多么有意思啊!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相机板书:有意思的猜测 朗读体会,读出好奇、猜测的感觉。 预设2: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点拨引导:作者真可谓是脑洞大开啊!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