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8894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4.7.1.2血液(第二课时) 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思维导图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320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设计,4.7.1.2,思维,教案,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问题: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分别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在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 ( 任务二:血液循环(5课时) ) ( 活动七: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模拟练习止血包扎,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 活动八:评价考核课本第56页思考与练习第1、2、3、4、题。 ) ( 活动六: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探究心率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心率的变化与运动有一定的关系。 ) ( 活动五:学生观看演示: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 ( 活动四: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学会观察活体动物的生理活动。 ) ( 活动三:学生观看演示:观察心脏,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 问题: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组成血液的各种成分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 ( 人体内的 物质运输 ) ( 任务一:血液(2课时) ) ( 活动二: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血细胞,认识红细胞与白细胞以及血液的功能。。 ) ( 活动三:评价考核课本第40页思考与练习第3题和第5题。 ) ( 活动二: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描述血液在不同类型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 ( 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挖空知识内容,了解血管、心脏、血液循环与急救。 ) ( 活动二:学生观看演示:观察血液的组成,明确血液的组成成分。 ) ( 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完成挖空知识内容,了解学习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功能。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4.7.1.2血液(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北师大(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前面已经学习过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学生很自然就会产生血液如何运输营养物质的疑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血液是人体物质运输的载体,本节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下一节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做了铺垫。 2、教学分析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分为两课时。七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验血的经历,也了解过血型、输血和鲜血的知识。这是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例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输血和血型以及献血的进一步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血型的类型,输血的原则。 难点: 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不管是在电视里还是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听到了太多关于血型以及输血的问题,但部分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还不是很了解。本节课采用观看视频以及分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①说明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②认同无偿献血的意义。 2.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探究实践: 通过课外读和视频,了解血型的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4.态度责任: 认同无偿献血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培养高尚情操。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能描述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学科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科学态度 认同无偿献血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培养高尚情操。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