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参与“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掌握控制变量等科学探究方法,提升动手及合作能力。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提高科学分析能力。 态度责任:关注口腔健康,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习惯,对自身健康负责。 生命观念:理解口腔消化对食物营养摄取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认识口腔各结构在消化中的协同作用。 学习重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掌握牙齿、舌和唾液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设计并实施“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理解实验变量控制。 【课前预习】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没有甜味,但在口腔中经唾液的作用会有甜味。 2.唾液中含有_____,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叫做_____。 4. 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里,设置_____实验,其中一组加入唾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清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5. 淀粉遇碘液会变_____,如果在实验中滴加碘液后,原本含有淀粉的试管不变色,说明淀粉可能被唾液消化分解了。 【课中研学】 1.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其中一支加入适量唾液,另一支加入等量清水,目的是什么? 2.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 3.实验中滴入碘液后,加唾液的试管和加清水的试管分别有什么现象 4.该实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简述牙齿结构与咀嚼功能并说明咀嚼对食物消化的重要性。 2.消化的概念。 3.唾液分泌有什么作用呢? 4.吃东西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呢? 1.简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方式。 1.简述口腔中唾液腺的种类和位置。 2.我们每天分泌的唾液是从哪里来的呢? 3.如果唾液腺出现问题,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课堂练习】 1.口腔中能使淀粉发生初步分解的物质是( ) A.牙齿 B.舌头 C.唾液淀粉酶 D.水 2.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后放入37℃温水中,目的是( ) A.保持口腔温度 B.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使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D.以上都是 3.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的( )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4.下列关于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起始部位 B. 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后就变成了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C. 口腔中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D. 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5. 人口腔周围的唾液腺不包括以下哪种( ) A. 腮腺 B. 甲状腺 C. 舌下腺 D. 颌下腺 …………………………………………………………………………………………………………………..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淀粉 2.唾液淀粉酶 3.消化 4.对照 5.蓝 【课堂练习】 1.C 2.D 3.A 4.B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