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9028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1.3.2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教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554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下,消化,肠内,食物,3.1.3.2,生物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3.1.3.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二课时《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本课时承接上一课时对消化概念及消化系统组成的介绍,聚焦食物在胃肠内具体消化过程,为后续理解营养物质吸收奠定基础,对构建学生完整的人体生理健康知识体系意义重大。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卷网-(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教材涵盖涵盖胃、小肠内的过程及原理,知识抽象且具系统性。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消化系统健康。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胃和小肠内食物消化的过程;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理解小肠内复杂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多种消化液协同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生理知识好奇但认知浅显。已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结构,具备一定观察分析能力,但对抽象消化过程理解有难度,需借助直观手段辅助学习。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理解胃肠消化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逻辑思维;构建胃肠消化概念模型,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 经历探究实验,提高动手与合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态度责任: 关注自身饮食健康,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胃和小肠内食物消化的过程。 2 理解肠消化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探究能力 通过探究胆汁对植物油的作用实验,提高动手与合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饮食健康,培养科学饮食习惯。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从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兴趣,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突破重难点,最后回归生活,强化知识应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什么是消化,食物在口腔中如何被消化的呢?” 思考并回答问题。 巩固旧知,为新课学习铺垫。 探究实践 【提出问题】我们中午吃了米饭、炒菜等许多食物,感觉肚子饱饱的。但是经过一下午的学习和活动,晚上又感觉饿了,这是因为中午吃的食物已经被消化了。食物在胃肠内是怎样消化的呢 【创设情境】介绍科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他将肉块放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子,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他原以为这样处理后,肉块就不会因为受到胃的摩擦而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却发现肉块消失了。 【提出问题】肉块中包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什么 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创设情境】展示胃、小肠内部结构图片,讲解胃蠕动、胃液成分及对蛋白质初步消化作用,强调小肠是消化主要场所,分析小肠利于消化的结构特点。在小肠内,各种结构复杂的营养物质都被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强调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提出问题】想一想,吃什么最抗饿?为什么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