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哦,香雪》教案 【教材定位】 《哦,香雪》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二篇课文,讲述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火车的开通给边远山村带来的新鲜事儿。小说的主角是以香雪为代表的几位姑娘,他们对火车的到来抱有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感受着生活所发生的的微妙的新变化。同时,火车的到来,也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心理变化和情感的波澜。 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注意把握文章中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处的对比手法,对于塑造人物,突出品格的作用。阅读时,还要注意赏析小说清新的笔调,以及洋溢在淡雅文字中的诗情画意。 【素养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把握主旨和主题。 2.品读小说的语言美,赏析小说主人公“香雪”的形象特征。 3.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体会拟人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小说的主旨。 2.鉴赏文章的语言美、人物美和艺术美。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那份对新鲜事物天生的好奇,对美好发自内心的追求。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初,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当时代变革的号角吹响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的时候,又将会发生些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哦,香雪》。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铁凝 铁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原名屈铁扬,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1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人物轶事】 心有一杆秤 对于认定的事,铁凝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比如她放弃上大学、放弃当兵,比如她对婚姻的执著等待,尽管回忆起当初放弃继续深造的选择,铁凝还会有一丝落寞。 “我觉得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式,还是应该尽可能系统地多掌握一些对你至关重要的知识。学问当然是要用一生去补充和积累的,但基础知识还是要打牢。”但正是因为当初的选择,铁凝才能成为我眼前的作家铁凝。 2.了解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3.了解铁凝的写作风格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