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东汉 (25年~220年) 魏 蜀 吴 (220年~266年)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十六国 东晋 前秦 宋 齐 梁 陈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历史时空轴(纵向追溯)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6年) (550年~577年) (557年~581年) 宏观印象:结合七年级相关教材内容与课前预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探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统一与局部统一的政权 有哪些?时空分布上有何特点?就历史长时段而言, 这些实现统一与局部统一的政权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更迭频繁,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分裂。 导入新课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政权更迭(自主学习) 二、南方开发 三、民族融合加强 三国鼎立 通读教材,并结合历史地图,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西晋短暂统一 东晋、十六国时期 北魏、宋 北魏、齐 西魏、东魏、梁 北齐、北周、陈 阅读课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空历史 根据表格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政权更迭(自主学习) 魏 220 蜀 221 吴 222 三国时期 (220-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淝水之战(383)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灭 隋朝 北朝(439-581) 宋 齐 梁 陈 南朝(420-589) 灭 隋朝统一 短暂统一 北方短暂统一 时空坐标及重大史实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流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政权割据与采用汉制长期混战与民族交融前秦统北与肥水之战政权割据与采用汉制长期混战与民族交融前秦统北与肥水之战衣冠南渡与士族专权、江南开发与民族交融南北对峙中南朝处于劣势三国与西晋学习聚焦1: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是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与南朝学习聚焦2:在东晋和南朝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十六国与北朝学习聚焦3: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概述P27玄学清谈却是一种贵族式、沙龙式的学问,是在名士小圈子里展开的,是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 由中央政府统一设立中正官及其属吏品评人才,依据世、状、行三大标准,将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以此作为官员选拔任用的依据。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 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采用军事封建制来部勒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这样部曲就再次大量地形成,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即且耕且战的武装耕作者。 东晋———门阀士族政治 乡里豪右 (经济优势) 官场官族 (官僚贵族化) 士林学门 (教育的家族化) 从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①形成原因: A.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政治原因: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C.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②主要特征: A.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B.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C.文化:崇尚清谈和玄学,担任清官。 D.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东晋———门阀士族政治 《魏书》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