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0275

9.1 电荷--高中物理必修三素养提升学案(有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036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电荷,高中,物理,必修,素养,升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必修三素养提升学案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9.1  电荷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会用静电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通过对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4.知道元电荷、比荷的概念,理解电荷量的不连续性。 【科学素养要求】 1.物理观念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元电荷的概念,体会电荷量是不连续的。 2.科学思维 (1)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2)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进一步提高应用物理模型解释现象的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静电感应现象体会静电感应的实质。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2)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自主预习】 一、电荷 1.很多物体由于摩擦而带电,并称这种方式为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    。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硬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    电。 2.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   电荷和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3.电荷量:         叫作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答案】 1.摩擦起电 负电 正电 正 负 2.正 负 排斥 吸引 3.电荷的多少  库仑  C 二、静电感应 1.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      的电子。 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      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      电荷的现象。 3.感应起电:利用      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答案】 1.自由移动 2.相互吸引或排斥 异种 同种 3.静电感应 三、电荷守恒定律 1.表述一:电荷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    保持不变。 2.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    交换的系统,电荷的    保持不变。 【答案】 1.创生 消灭 另一个物体 另一部分 总量 2.电荷 代数和 四、元电荷 四、元电荷 1.元电荷:    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用e表示。 e=    。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得。 2.电荷量的不连续性: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或者是   的整数倍。 3.电子的比荷: 电子的    与电子的质量me之比。 【答案】 1. 最小 1.60×10-19C 密立根 2. e e 3. 电荷量e 【课堂探究】 [情境设问] 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塑料梳子梳头,然后用梳子去接触小纸屑,请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一)电荷 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摩擦起电没有    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      。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     ,这就是金属导电的原因。 3.除了摩擦起电,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二)静电感应 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1)        (2)        (3)       原因:电荷间的相互    或    ,没有   电荷,只是电荷的    。 (三)电荷守恒定律 无论是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