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必修三素养提升学案 第13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 第2节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学习目标】 1.在实验的基础上,类比电场强度,定义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并进一步体会微元法和利用物理量之比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其方向、大小、定义式和单位。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匀强磁场的特点。 4.知道磁通量,会计算在匀强磁场中通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 5.了解中国古代在指南针使用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科学素养要求】 1、物理观念 (1)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其方向、大小、定义式和单位。 (2)知道匀强磁场的定义、磁通量的概念。 2、科学思维 (1)通过实验、类比和分析的方法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进一步体会微元法和利用物理量之比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会计算在匀强磁场中通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 3. 科学探究 探究通电导线受到的力与电流的大小、通电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了解中国古代在指南针使用方面的情况,激发民族自豪感。 【自主预习】 一、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填空] 1.磁感应强度 描述磁场的 和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填空] 1.电流元: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作电流元。 2.磁感应强度:将电流元Il垂直放入磁场,它受到的磁场力F与Il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 (1)定义式: (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简称特,符号是 。1 T=1。 【答案】一、1.强弱 方向 B 2.N 二、2.(1)B= (2)特斯拉 T 【课堂探究】 一、实验游戏引入新课 [游戏]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磁铁吸引小铁钉等不同物体。 [结论一] [实验]磁场中小磁针位置不同,指向不同。 [结论二] [提问一]怎样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学生回答一] [提问二]如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学生回答二] [追问]电场除了用电场线描述外,还可用哪个量来描述 【知识探究】 (一)磁感应强度 [实验探究] 实验演示:通电导线的通电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通电导线不受力 实验演示:通电导线的通电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通电导线受力小 实验演示:通电导线的通电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通电导线受力最大 实验探究:使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B、I、l观察磁场力的变化与关系 [提问]磁场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何用这些物理量来定义磁感应强度 [提示]我们在学习电场的时候时如何定义电场强度的 [学生讨论与分析得出] [引入]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 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作电流元。 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即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T(特斯拉)。 (二)感受磁场单位的大小 [学生活动]通过0.5 T强磁铁的吸力,让学生感受磁场的数量级及特斯拉单位的大小。 (三)匀强磁场 [学生活动]学习匀强磁场定义:磁感应强度处处相同(大小和方向) (四)磁感应强度的叠加 某地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是3.0×10-5 T,竖直分量向下,且大小是4.0×10-5 T,则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方向为 。 (五)磁通量 [引入]磁场的强弱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描述,我们先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磁通量。 [定义]电磁学研究和磁技术应用中只考虑穿过垂直于磁感线的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是不够的,还要关心总条数,我们就把磁场中穿过磁场某一面积S的磁感线条数定义为穿过该面积的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