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语文园地四 词句段运用讲义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提供了三组例句,要求学生在体会人物的内心后,选择一种情景仿写,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具体情景恰当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第一组例句选自《青山处处理忠骨》,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毛主席内心的悲痛;第二组例句选自《黄继光》,通过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黄继光的英勇无畏;第三组例句选自《小岛》,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将军内心的感动。 1.让学生自读题目,引导学生交流“例句是如何将人物的内心表现出来的”。 2.围绕教材提供的三种情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在影视作品中所见的场景展开交流:在这些情景中,人们的心情一般是怎样的?可能会做出哪些举动?表情可能是什么样的?会说些什么? 比如,“焦急地等人”是要表现出焦急的心理,这时可能会皱着眉头四处张望,也可能会不断看表、来回走动,还可能会打电话催促,催促时的语速可能很快,语气中充满了急切; “期待落空”要表现出失望的心理,脸上的表情可能是“神色黯然”“失魂落魄”,说话的语气可能是“声调低沉”“有气无力”; “久别重逢”则要表现出激动的心理,可能是冲上前去紧紧拥抱,或是大力握住对方的手,还可能说话时语调高扬。 从以上分析我们明白: 写心理,可以不写心理活动,通过场景的描摹,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也能走进内心,读懂情感。 例句: 焦急地等人 1.在电影院门口,他紧皱着眉头,不停地看看电话手表。四处张望,自言自语道:“还有5分钟就开始了,文文怎么还不来?” 2.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西西在教室走廊上心神不宁,无助的目光盯着校门口,心里默念着: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他喃喃着。 3.他眉头紧锁,四处张望,在十字路口不停的转圈,还时不时的看看手表。一边望着朋友来的方向,一边着急念叨:“怎么还没到?不然我们就要迟到了。” 4.听着手机里的嘟嘟声,他急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眼睛死死地盯着路口,踮着脚张望着,嘴里一直嘀咕着:“怎么还不来呢 电话也不接,是有什么事情吗 再不来可就赶不上了呀,真是急死人了……” 5.烈日当头,太阳退去一丝慵懒,炙热地灼烧着大地。她的儿子正在考场。6月的气温犹如烤火,母亲在焦急地等待,那目光紧紧锁定于那宽敞的大门,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他———心中盼望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心太迫切,只恨时间不能快进,钟楼上的表针机械地走着,滴答,滴答…… 6.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我站在车站旁等着亲爱的姐姐回家。时辰越来越晚了,天也越来越冷了。我焦急地跺跺脚,搓搓手。突然,远处出现了一丝微弱的亮光,公交车越来越近了。终于,我的姐姐(坐的车)到站了。 期待落空 1.“你喜欢的那款裙子卖光了。”妈妈回到家告诉妹妹。妹妹一声不吭,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的双手发呆。 2.妈妈计划周末带弟弟去游乐场。弟弟得知妈妈周末要加班,不能去游乐场玩后,他满脸委屈,走进房间,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妈妈怎么周末又要加班呀?” 3.他打开门,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原本激动的心情瞬间低落下来。眼神黯淡的他关上大门,对着空荡荡的家,有气无力地说:“我回来了。”说完,他沮丧地走进房间。 4.“那本畅销书卖完了!”听到妈妈说完这句话,他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脸上顿时显出失望的神情:“啊?怎么会这样?我已经期待很久了。” 5.“那本书卖完了。”听到妈妈说完这句话,弟弟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像个泄气的皮球,脸上的神情失望又恼怒,泪水也开始在眼眶里聚集:“啊?怎么会这样?我已经等了很久啦!” 6.门铃响了,妮妮一个箭步跑去开门,看到是妈妈,她大喊:“太棒啦!妈妈回来啦!”妮妮围着站在门口的妈妈转了一圈,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