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5f/5fcf6cc0af7c7aa7e5d64e508fbb4b52.png)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初步适应了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也认识了部分简单汉字,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基础。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速度快;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同时,一年级学生课上持续专注时间较短,课堂上容易出现分神、做小动作等现象,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单元,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组专题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 识字课集中安排,形式多样,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诗歌等多种形式。两个“识字”单元,重在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六个“阅读”单元共选编课文二十篇,内容丰富多彩。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宜,内容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同时亦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题材广泛,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体裁多样,有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1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本册选编的课文与之前教材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新增了《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浪花》这两篇课文,删除了《彩虹》和《四个太阳》。另外,“口语交际”和“和大人一起读”部分被整合到了语文园地中,调整后的新教材更加注重思维和阅读的培养,对孩子们来说是个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1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积极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